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后市场国内外品牌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汽车后市场国内外品牌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近段时间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特朗普挥舞着贸易大棒扑向了中国,咱们也不示弱,在第二轮的贸易大战中,中国列出了对美国500亿美元的加税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产自美国的汽车及零配件商品大类!
2,中美贸易战第二回合具体商品类别:
@美国发布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的清单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包含大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总规模大约为500亿美元!
@中国强力反击, 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玉米、小麦、牛肉、汽车、飞机和部分化工品等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加征关税的商品金额同样约为500亿美元!
@目前来自产于美国的进口汽车关税为25%,按照上述反制内容,以后来之美国的汽车关税将是50%
3,那么来自美国进口的汽车有什么品牌呢?
@首当其冲是特斯拉,去年在中国的销量两万多台,其创始人马斯克就是特朗普的忠实支持者,他在特朗普的twitter后留言要求中国的关税降低,这次事与愿违了,难道是报应吗?
@奔驰GLS、GLE,这一点很多车主可能会诧异,实际上这两款车型都是奔驰在美国的工厂生产的,并出口到中国!
@宝马的X5、X6,同样也是宝马在美国设厂生产的,这两款车型在中国的出口量非常大,估计也是影响面最大的!
@当然还有美国的农民用车猛禽F150,本来已经有一个利好的信息就是这个皮卡以后可以在城市开了,而且不再定义为货车而是乘用车,关税50以后雪上加霜了。
80年代的拉达在中国的销量就挺大的,那时候中国没有什么汽车产业,品质也不行,外资只有一个德国大众刚投产,只有一个桑塔纳品牌,产量也不大,价格还高,在那个年代国人收入很低,没有几个家庭能买得起,即使一些企业也很少能买得起的,我记得我们这里当时的出租车基本都是拉达,只有几辆桑塔纳出租车。要说拉达的质量是没得说,拉达属于典型的当时苏联的重工业品质,结实耐用,后来随着苏联解体,苏联的汽车产业也随之没落,加上其他外资车企进入中国,拉达就再也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如今的拉达依然存在,但也只是在俄罗斯及几个落后的国家有少许存在。如今的中国有了自己的汽车产业,而且技术和品质上也已经接近于国外主流汽车的品质,由于现在的俄罗斯电子产业比较落后,如今的拉达已经赶不上世界主流车机电一体化的趋势了,所以拉达等俄罗斯汽车再进入中国的话恐怕很难再赢得中国市场了。
看什么汽车,俄罗斯西伯利亚那边的烂路,一到冬天就结冰,一到夏天就烂泥,特种车辆还是比较靠谱的,军用车辆也还不错。
至于民用车辆,讲实话,俄罗斯民用车辆,大家熟悉的一个是嘎斯,一个是拉达,还在缓慢复苏。
民用车辆要求和军用车辆不一样的,二战时期,俄罗斯的拖拉机厂都能造出T34,军用设备讲究耐用,皮实,适合傻大黑粗,但是民用车辆就不一样了,要求舒适,经济,占地小,人性化,安全,像俄罗斯这种地方,石油便宜,造出的车个个都是油老虎,但是这玩意只能内销不能外销。俄罗斯现在国内一堆一堆的日韩二手车,由于俄罗斯没有汽车报废制度,汽油便宜,好多俄罗斯人依然开着有N年车龄的车。
国产汽车在俄罗斯也有少量售卖,卖的最好的是力帆X60。就是这辆车
俄罗斯汽车正在缓慢复苏,本土汽车销量约占俄罗斯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伏尔加汽车集团已经加入了日产-雷诺联盟,通过国外技术来更新生产线,目前发展的其实还不错。
过去俄罗斯汽车公司最大的问题,一个是技术落后,一个是设计过时,还有一个是管理混乱,目前是通过更新生产线,和国外合作设计,以及裁员的方式逐步解决,普京在2008年发布了鼓励俄罗斯汽车发展的166政策,要求本地化零部件要达到65%,这对俄罗斯是一个正面的积极作用,欧盟国家的高端车对于俄罗斯的冲击不大,对俄罗斯汽车行业冲击最大的是日韩之类的低端车,尤其是日韩二手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特斯拉国产化还早呢、国产后也不会成为“国民电动车”。
特斯拉在上海投建的汽车工厂以及与松下合资的电池工厂只是在建设阶段,能量产预计最快也要在2020年底。汽车特斯拉是独资公司且选址在临港,即使国产也仍要面对高昂的税费,生产成本能降低但也不会很夸张。
新工厂预计投产的车型为model3和Y,在进口阶段的M3已经出现伪官降、篡改车辆铭牌甚至不安装铭牌的问题,其目的无非是保留弹性空间以选配的方式在小幅官降后大幅提高真实售价,这样的营销策略能够持续多久保证特斯拉不出现问题是很难确定的。
所以即使***设特斯拉真的能够国产化,其量产车售价也不会很理想;以M3为例丐版选配后落地价会在50万以上,国产后是45万或者40万?
这一价格定位对于本土品牌有什么影响,国产[_a***_]目前需要做的不是走向高端和特斯拉这种品牌竞争,其责任应该是让续航更长、价格更低、不断的推出老百姓买的起、用的起的电动汽车,这才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快速发展的基础,现在不需要更多的高端品牌了。
那么从这一角度出发特斯拉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特斯拉是电动汽车起家但属于资本市场的宠物,在核心技术方面一天不能摆脱松下镍钴铝的电池控制永远不能体现核心竞争力,这种电池的高温稳定性太差,但高昂的***购价特斯拉又是被松下“***”的。
用加粗加大的21700电芯成组能量密度被严格限制,但轻量化水平越来越差;***设2020低特斯拉能够国产,在2019年镍钴锰可以帮助国产车在15万级普遍达到500km的真实里程,在2020年中至少能同价位突破600线,如果同价位的话会超特斯拉多少?特斯拉没有电池的核心技术凭什么与本土品牌竞争呢?
答案只是凭借进口车的身份而已,然而高端电动汽车不仅一个特斯拉,宝马在发力、奔驰在拆分转型、大众布局全新品牌,即使是捷豹标致这些老牌制造商也在发力,哪怕使用同样的技术使用同样的电池只要这些品牌陆续推出量产车特斯拉也得玩完,在大多数传统汽车消费者的眼里特斯拉只是个玩具。
特斯拉对标的品牌不是国产车,二线开外的国产与特斯拉是一个套路只是输在“出身”,一线研发型国产品牌压根不屑于与特斯拉竞争;高端电动汽车领域会是BBA与特斯拉的表演,孰胜孰负一点点悬念都没有。
上文为原创内容,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不会对国产品牌造成影响。因为,价格的差距在那里摆着。有钱人基本都在限购前有车,买电动爹的基本都是穷人,对价格敏感。特斯拉选择独资而不是合资,它在税收和补贴方面有明显劣势,价格上会大幅超过国产品牌。
特斯拉的续航和扭矩都超过目前国内大部分电动汽车,加速度方面也处于领先,唯一的劣势在于价格,一旦本土化生产,价格会迅速降低,意味着特斯拉最大的阻碍也不存在了。
加上特斯拉可升级系统和逐渐完善的自动驾驶系统,都对国产汽车处于领先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后市场国内外品牌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后市场国内外品牌分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10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