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品牌 > 正文

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方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自主批量生产汽车是什么时候?
  2. 大众向“下”,自主向“上”?大众为何逆势而为?

中国自主批量生产汽车是什么时候?

1931年5月31日

1931年5月31日中国第一辆自主生产汽车“民生75型”载货汽车在辽宁迫击炮厂下线。

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民生牌75型载货汽车在当时并没有落后 日本丰田2吨卡车。有人做了统计:在全车666种零件中,有464种是自制的,202种是进口的,国产化率高达70%,在国内机械工业水平极低的条件下,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相当不易。

中国第一辆汽车的历史意义:

“民生”牌汽车在展会上亮相,对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因此,在展会期间和会后,道路协会曾先后通过两个决议案,对“民生”牌汽车予以嘉奖和推广,并致电张学良将军:“以民生之自制汽车,为展会增光,迫击 炮厂虽被日军强占

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第一辆国产“民生”牌75型2.5吨载货汽车,填补了中国汽车制造工业的空白,掀起一股民族汽车制造工业热浪 ,激发了全国民众抗日救国信念,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主义***。

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8年改革开放前。

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大众向“下”,自主向“上”?大众为何逆势而为?

缺什么才会追求什么。

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上唯独缺席低端市场。几乎没有指导价低于8万块的车型。大众凭借着丰富的车型牢牢的守住了中高端市场,南北大众销量始终第一。
中高端市场独占鳌头之后,大众又把手伸到低端市场。低端市场的购买能力同样也不可小觑,例如捷达桑塔纳帝豪之类的低端车型,年销量也是可观的。大众的销量很高,数一数二,但是实际利润确是不高的,远远赶不上丰田的利润,要知道丰田在中国的销量不如大众的一半!所以大众搞低端车,也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大众的低端车目标就是手头不足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自主品牌为什么要冲击中高端?

因为自主品牌是从低端车做起的,一直贴着低端与廉价的标签!但是随着造车技术不断的提升、造车经验不断的积累、眼界的日益开阔、自主品牌想要发展的更好,就必须努力摆脱自带的廉价低端标签。而高端车的利润也是可观的,卖五万与卖十万的车,哪个利润更高?

自制品牌最不缺乏的就是低端车,主打就是性价比。

这也影响了品牌形象。而大众等品牌自进入中国之后其品牌形象一直高高在上,民众的心里就是:大众汽车比较高级。因此自主品牌想要冲击高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国产品牌单车价格即使是卖到了15w,但是依旧是靠着性价比取胜的。这点也合资车大大不同,买合资车的时候总嫌弃性价比低,但是依旧会买。这就是品牌的含金量与溢价率。

谢邀

大众向“下”,自主向“上”,成立低端子品牌捷达的大众真的在逆势而为吗?

其实无论是大众也好,还是国产厂商也好,都不存在所谓的“逆势而为”,因为这些厂家们正在做的事情都是“顺势而为”。

看起来似乎很奇怪,一众长期依靠十万以下车型的国产品牌在通过不断的推出产品力高的新品来进军中高端市场,而以大众为首的合资品牌却又对十万以下这个低端细分市场虎视眈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国产品牌的向上冲击似乎并不难理解,毕竟人往高处走,但是大众等对于低端市场的看重,却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毕竟在大家的思维里,高端市场不止代表着销量,还代表着品牌形象,似乎赢得了这个市场,就是市场和品牌双丰收。

但是其实最不该让大家忽视的就是很多人都看不上的所谓的“低端”市场。我们来看组数据就能看出来,2018年全年,吉利品牌的销量为138万多辆,而哈弗品牌的销量为76万辆,这两者的主力车型价位都在10万这个区间,两者销量相加,已经比合资厂商里面的王者一汽大众2018年的销量202万辆还要多。我们不得不说,入门级市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尽管看起来单车的利润率相比中高端市场有所减少,但是在巨大的销量面前,占领这一块市场对于厂商而言依旧是一件非常有动力的事情。

其实大众不是第一个觊觎这个市场的合资品牌,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大众之前,已经有一个很成功的先例——宝骏。作为上汽通用旗下的子品牌,宝骏在2018年取得了88万辆的销量好成绩,而生产宝骏的厂商上汽通用五菱在2018年更是取得了135万辆不俗战绩。应该说,宝骏在中国市场取得的巨大成功成为了***大众迈出成立捷达子品牌这一步的催化剂。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宝骏都能够如此成功,在中国市场上无人能敌的大众更没有理由会失败了。

其次,大众在2019年作出这个重大的决定也是有其深刻背景原因的。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第一次出现了销量下降的情况,这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汽车市场上还是头一次。这样的一个数据背后其实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中国的汽车市场也在转型,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本来在市场的快速发展时期,无论是以大众为首的合资品牌,还是以吉利为首的自主品牌,只要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随着整个市场的前进与发展,他们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也会跟着发展起来。但是,一旦蛋糕做好了,这个时候大家考虑的就是怎么分蛋糕的问题了。在市场转型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力求占据中高端市场,而大众们却通过成立子品牌等形式来攻占入门级市场以谋取未来发展的行为就让人可以理解了。

其实无论是大众向下也好,还是自主向上也罢,各家厂商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做决策是都会更加的深思熟虑,因此他们的行为都不是所谓的“逆势而为”。对于不同的厂商而言,所处高度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势”在何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许才是未来汽车市场的常态。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或者扫描我的头条号二维码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转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