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品牌 > 正文

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汽车品牌的手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汽董事长:“汽车业苦日子到了,钢铁的今天就是汽车的明天”,你认同吗?

北汽董事长:“汽车业苦日子到了,钢铁的今天就是汽车的明天”,你认同吗?

先明确,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核心逻辑:

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汽车品牌的手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北汽的问题不能当成普遍的问题

2、汽车是差异化竞争,而钢铁同质化竞争严重。就算如今汽车行业寒冬,照样有逆势增长的品牌,比如BBA。

先说说北汽的问题。

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汽车品牌的手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年上半年,北汽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77.64亿元,与北京奔驰相关的收入为778.04亿元,占北汽股份营收的88.7%。北汽毛利率206.87亿元,而北京奔驰的毛***达220.2亿元。也就是说,除去北京奔驰,北汽股份其他业务的毛利润为负。

这说明什么?说明北汽的自主品牌在亏钱。

再看北汽蓝谷。

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汽车品牌的手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汽新能源,如今日子也不好过,随着新能源补贴大滑坡,这个曾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如今也陷入亏损局面。

所以北汽现在的状况就是严重依赖合资企业,自主品牌没有品牌优势。关键的问题是,随着国家政策出台,外资可以控股合资汽车企业,华晨已经明确要控股,戴姆勒也在***控股北京奔驰,如果失去控股权,那以后北汽的财报就难看很多了。所以北汽现在也在***增持戴姆勒股权,如今已经持股5%,还***继续增持,超过吉利,成为第一大股东。但这一切都是财务操作,真正的本质是,北汽能否打响自主品牌呢?再说品牌现如今,国内自主品牌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比如吉利,长城,都是民企,享受的***肯定不如北京汽车这个国企,但品牌知名度就是强很多。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排行榜,可以看到,前十中自主品牌吉利和长城上榜,其他都是合资,前15,上汽也上榜了排名第15。北京汽车只有两个合资品牌上榜。同样是上表,也可以看到,虽然大部分品牌销量都是同比下滑,但是东风本田、北京奔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这四个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说明品牌的重要性。而未上榜的奥迪宝马,无论合资和进口,也都是增长的。反过来看钢铁,你能记住品牌吗?完全无法区分。这就是钢铁和汽车的最大区别。当然,这两年汽车销量的下滑,也给了汽车钢铁化一定的大背景,但是这不能作为借口。作为一个有丰富***的国企,你做不过两个民企和上汽的荣威,就是不行。

从总的趋势上说,这句话肯定是正确的。但是汽车业的这种苦日子的到来,是不是就直接说明真是供大于求,国内汽车市场真的已经饱和了?至少目前来说也未必。就汽车的绝对拥有量和人均拥有量来说,国内汽车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何以就卖不动了呢?

这当然和进入汽车社会后的第一代购车热潮已过有关,但也和我们的用车环境有关。

且不说道路拥堵,县城里堵车也已经是家常便饭的日常景象;且不说北京等一些城市对于购车上牌的强力限制,单单就买车以后用车时候的种种税费和被广为诟病的汽车年检制度来说,就已经是对用车环境的严重打击。

加上汽油价格居高不下,收费公路全世界第一等等因素,买得起车用不起车,用车的时候的痛苦指数总是很高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

对一种商品的消费,尤其是像汽车这样的大件商品的消费,消费环境的质量、质地、友好度等因素,直接决定消费意愿的强弱。作为相当程度上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会在必须买、不得不买和能不买就不买之间做出自己选择。当这样的选择出现倾斜的时候,市场就会跟着发生倾斜。

高度认同。

北汽董事长至少是一个清醒的人。

“汽车业苦日子到了,钢铁的今天就是汽车的明天”这是行业发展规律决定的。

目前,中国有130多家汽车产家,产能可能达到数千万,实际年产量逼近3000万。但中国汽车年销售量大约在2800万出头。也就是产能已经大幅过剩,产量也开始过剩。因为还有不少进口汽车。

汽车行业也开始进入优胜劣汰阶段。这是行业发展规律,不以任何个人意志为转移。

改革开放初期,纺织服装行业稀缺,率先饱和。然后到90年代,家电需求旺盛,全国涌现出大量的家电企业,但家电企业过剩,现在还剩下有限的几家,比如海尔、格力、美的、海信等,其他大量的家电企业被收购,或者倒闭。

然后还有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也是过剩严重,各地纷纷建设。但现在基本上向头部有限的几家大企业集中。

现在轮到汽车行业的。

日本就丰田、本田等有限几家汽车企业;韩国现代一家比较牛逼的汽车企业;美国通用福特等三家汽车企业;德国就奔驰宝马奥迪等有限几家汽车企业。中国还有130多家汽车生产商。

汽车的苦日子只是针对某些品牌来说的

造不出适合老百姓的汽车,不潜心钻研技术,热衷***大空、搞牌面、表面风风光光,背地里一律靠模仿造车、靠收购过时的技术造车。一个脱离现实不食人间烟火的造车理念、其产品适合捐赠、施舍,适合佛系人群使用油耗高不是问题、小故障频发可以接受、厂家倒闭、车型停产售后撤离也是可以接受的,佛系买家不就是这样吗?

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这一年来汽车界发生了太多的新闻。造摩托车起家的力帆、靠模仿起家的众泰、甚至军工厂起家的猎豹、华泰,都岌岌可危。而网络上传来这几家车企年底将破产、倒闭消息时,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了!
当然后来证明这只是某银行
内部流传的风险企业排查通知,而“被破产”几家车企也纷纷发文辟谣,我们没破产,我们好好的呢!这样的声明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尽管没有破产,但是苦日子是真的到来了!濒临解散破产边缘的车企就是【北汽银翔】。

一度传来解散的消息,生产线早已停产多时,
最后重庆市***出手重组,银翔吊着的一口气终于上来了!汽车销量普遍下滑的2019年,有人得意有人失意!请看2019年1-11月汽车销量:
可以看到销量最高的十五个汽车品牌中大部分都是合资车,自主品牌汽车只有吉利、长安、长城、上汽入围。而销量也可以看出来,一汽大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同比销量不降反而有所增加,尤其是奔驰、东风本田销量同比增长20%左右。自主品牌中长城汽车销量也比2018年增长1.7%,这些销量同比增长的汽车品牌,会迎来苦日子吗?再看看高端轿车销量:奔驰、宝马依然保持增速,丝毫看不出来哪里“苦”,奥迪可能会苦一点吧,但是A6月销量依然过万辆。

我们再看一下热销的平民车型:

15辆热销的车型中只有桑塔纳、吉利销量同比下降,其余车型销量全部同比上升,尤其帕萨特,同比增长102.8%。

合资车的热销,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消费已经在逐步升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时考虑的不仅仅是代步,而是要考虑品质与“高级感”,代步的同时更注重舒适性的提升。而这些需求并不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强项,而随着人们对汽车知识了解的越来越多,也更加重视汽车品牌所带来的差异,附加价值等。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很少人去选择口碑差的品牌。合资车也是一样、口碑差照样没人买账。而那些没人买账,让消费者伤心的汽车厂家,苦日子真的来了!还不如钢铁行业呢!汽车造出来没人买,卖铁都不如废钢材值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心品牌汽车上表厂家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