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电动化品牌还有用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汽车电动化品牌还有用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上汽集团规划,在“十四五”末,新能源车销售占比达到25%,包括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到2025年,自主品牌车销量占总销售量一半以上,其中30%为氢燃料车。在推出传统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上汽集团还推出了“上汽R标”高端品牌,向智能电动汽车赛道发起冲击。
另外,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车销售也开始走向海外。受疫情影响,去年向英国等国家和地区销售了近4万辆新能源车,目前正积极向欧盟,泰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布局,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场的开拓。
电动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算了一笔账,制造一辆燃油车,会产生5吨~6吨的二氧化碳,以20万公里为一个生命周期,会产生30余吨的二氧化碳。而一辆电动车如果装备60千瓦时电的电池,20万公里的全生命周期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降至20吨左右。
汽车电动化是民族汽车工业振兴的驱动力-优秀的电驱技术在哪呢?
燃油动力汽车-欧美
电动混动汽车-中国
众所周知,燃油动力汽车的核心总成供应商多为欧美企业,知名度最高的有博世集团、博格华纳与AVL李斯特,可以说在汽车爱好者的关键联想词中不会没有这些品牌。国产汽车对这些品牌的技术依***到了怎样的程度呢?
以博世的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为例,知名度足够高的量产汽车绝大部分会使用博世系统,因为这一系统能为各类型(与品牌)的成熟内燃机与变速箱提供适配方案。对于ECU与TCU的匹配优化确实无法否认博世做的很到位,于是甚至出现了一些主机厂与车企在总成的研发阶段就需要博世的介入,其中包括诸多一线中系车企。
美系供应商博格华纳是全球知名的引擎系统、传动系统与四轮驱动系统的供应商,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其四驱系统。不论是优秀的国产硬派SUV还是合资品牌的四驱车,主流的适时四驱与全时四驱系统都离不开博格华纳的身影,其B端客户涵盖福特汽车、菲克集团、通用福特、雷诺日产、两田一产等等,如***格华纳不再为某些车企供应会怎样呢?
AVL李斯特是全球知名的内燃机研发设计咨询,以及发动机测试设备生产商。自主品牌中诸如江铃奇瑞等车企的发动机都有AVL的技术背书,海外知名车企诸多都是AVL的客户。如果这些企业应各种原因无法再稳定的为国内车企供应,似乎是这些企业这会失去研发能力甚至生产能力;然而这种顾虑只是燃油车时代的问题,汽车电动化要实现的不仅是推动能源变革,更是为推动汽车工业基础的完备。
电动汽车的三大核心是什么呢?
电控
电池
未来汽车电动化目前表现是一个主流趋势,但一定会有其它能源动力汽车共同存在,我国离开国外供应商一定能完好的生存下去!但是这种情况可能性不大!目前全球产业一体化每个企业专注点不同技术储备和优势、成本都有各自优势,全球***购是当前趋势!轻易不会改变!除非世界大乱到那时电动化汽车是否独自发展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国家非常支持新能源,但新能源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燃油车仍然是主力市场,现在还是可以入手的,新能源要想取代燃油车仍需很长时间,燃油车现在也更省油,价格也更低,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会受到技术和配套设施的影响,传统燃油车的挤压也是个不小的力量
现在说新能源时代还为时过早,如果没有国家补贴,新能源车想以平民的价位买下还是非常难的。
我们再说续航里程,燃油车至少在目前随着排放标准不断提升,汽车厂家的生产工艺也不断加强,我们开燃油车不用考虑燃料的问题,即使在高速上,也是几分钟就加好油继续前往目的地。换做电动车,充电桩是否足够,充电是否快捷。车上所有设备都依赖电力,空调作为用电大户,官方的续航里程里肯定没开空调测试的。
我们再说电池损耗,电动汽车的电池更换费用不是小数目。甚至说,电动车节省下来的油钱都不够更换电池的费用。电池也是环境的污染物,里面的重金属处理不当,对环境影响更加严重。
所以,在电池能量密度,维修费用,电能充放时间等方面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还是不建议购买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电动化品牌还有用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电动化品牌还有用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7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