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内饰 > 正文

汽车内饰巨头,汽车内饰知名企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内饰巨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车内饰巨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日系豪华三巨头,为何只有雷克萨斯冲出重围?
  2. 新能源汽车谁技术好?
  3. 传菲亚特-克莱斯勒将与标志-雪铁龙共建电动汽车平台,此举有着怎样的意义?

日系豪华三巨头,为何只有雷克萨斯冲出重围?

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车的定义,大都不会太偏离于BBA三家产品之外,奔驰的舒适、宝马的驾控、奥迪的科技,向来都是汽车市场津津乐道的话题。

尽管时不时会传出一些对于三家车企存在质量隐患的言论和***,让消费者对这三个来自德国的豪华品牌,又爱又恨。即便如此又怎样?丝毫不影响选择它们的热情,果然又是一起现实版的“饭真香”。

汽车内饰巨头,汽车内饰知名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各大豪华品牌自然是想大展身手、分上一杯羹。可惜消费者对于BBA执念太深了,让这些竞争者们大多是折戟沉沙。君不见,凯迪拉克下降身价只求保销量争份额,路虎风光不再跌落神坛,其他选手大部分泯然众人矣,被彻底边缘化。

即便中端市场普遍偏爱的日系车,它们的高端品牌的市场前景依然是不容乐观的。出身日系的讴歌、英菲尼迪也只能是望BBA以兴叹,丝毫不像它们同门小弟本田日产活得那么逍遥滋润。

凡事有例外,在这样的形势下,仅剩日系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堪堪活出点豪华品牌的“尊严”。

汽车内饰巨头,汽车内饰知名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雷克萨斯2018年的全年销量16.05万辆,同比增幅达到20%以上,位居豪华品牌销量第五的位置,抛开势头强劲的BBA不谈,仅比位列第四的凯迪迪拉克少了6.8万辆左右。要知道,凯迪拉克的销量很大程度上是靠大降价优惠争取来的,和雷克萨斯部分车型加价销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雷克萨斯能在大环境普遍较差以及德系三强的围堵下,还能逆势上扬,鸿渐觉得有三个主要因素。

一、坚持“纯进口国产

汽车内饰巨头,汽车内饰知名企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人买车时,相同预算下更愿意选择进口车型,原因还是更相信进口车辆在质量品控上更加出色。雷克萨斯坚持“纯进口不国产”的做法 ,自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观讴歌和英菲尼迪,落地国产后,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车型售价也适当降低,短时间内吸引了部分买家,时间一长,消费者自然弃之而去,留给它们两的就是一地鸡毛了。

二、品牌质量稳定的口碑

新能源汽车谁技术好?

能源汽车技术最好的当推比亚迪。

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厂进军汽车行业后,在2008年12月,搞出了旗下第一款插电混动车比亚迪F3DM。

到了2011年10月又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比亚迪e6,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理电池,在当时的最大续航里程便达到了300公里

可以说,比亚迪布局新能源车的时间非常早。

电动车最重要的“三电系统”,电机,电池,电控,比亚迪都有绝对的技术优势。

目前,主流的电机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以全球新能源品牌老大特斯拉为首的交流异步电机阵营,另一方就是以国内新能源品牌老大比亚迪为首的永磁同步电机阵营。

比亚迪2018年发布的全新一代唐DM,后桥搭载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就已经达到了180KW,380N/M,15000转的水平。

作为对比,2018款的威马纯电动的电机最大功率为160KW,315N/M。

作为电动车的驱动力,永磁同步电机具备高效区宽、功率密度以及扭矩密度高、体积小、控制简单等方面的优点,用在乘用车上很适合。

以交流异步电机起家的特斯拉,曾经说过不会考虑使用永磁同步电机。但是,在国产的特斯拉Model 3上面,用上了永磁同步电机。

这个问题有点大,不是那么好回答,我来试试看,权当练练手。

从产业链完整程度看,比亚迪技术最好。从动力电池及管理、电机及控制、整车控制。比亚迪全部都有布局,而且都拿的出手。比如动力电池,将能量密度和安全兼顾最好,是比亚迪,电池包续航及衰减都控制很好。电机及控制器也做的不错。

从新兴技术应用及挑战传统车企理念看,特斯拉做的最好。比如特斯拉将传统车企打入冷宫的电池及电机驱动技术,首先挖掘出来,发扬光大,等传统车企觉醒后,特斯拉已遥遥领先。车型的设计更是打破常规,比如平板代替仪表的应用,***驾驶等等。

从给消费者足够信心看,蔚来不错。比如开辟并坚持换电技术方案,说明蔚来看好自己的电池管理技术,尽管电池不是自己生产的,***购成本很高,转移风险能力弱,却勇挑重任,给消费者坚定的支持和信心。并从造车新势力中脱颖而出。

至于其他厂家,目前还不太好说。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的汽车市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公交、混合动力出租车、新能源私家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但与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相对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人才的培养却较为落后。截至2017年,我国汽车后服务人才缺口达300万之众,新能源人才在此基础上仍有近百万缺口,可谓触目惊心。

菲亚特-克莱斯勒将与标志-雪铁龙共建电动汽车平台,此举有着怎样的意义?

外媒报道称,两大汽车制造巨头正在考虑携手共建一个“超级电动汽车平台”,虽然尚未正式实施,但我们有望见到一款兼具成本效益的 EV 车型。

比如 2018 年初的时候,宝马和戴姆勒也宣布了合作,并在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了一份价值 11 亿美元的协议,主打移动服务和电动汽车等项目的合作。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电气化带来的潜在回报,汽车厂商使出了浑身解数。题图 via:SlashGear】

与此同时,[_a***_]集团通过自建 EV 平台,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最大化。所谓的 MEB 架构,将由旗下各个品牌共享 —— 比如西亚特(SEAT)和斯柯达(SKODA)可借此打造实惠的电动车型,而奥迪则能赋予更高的溢价。

当然,外部的合作也同样重要,如果大众能与福特之间完成电气化平台的谈判,未来福特电动汽车也有望基于 MEB 平台打造。

彭博消息称,旗下拥有标志、雪铁龙、谛艾仕(DS)、***、沃克斯豪尔等品牌的 PSA 集团,正在考虑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作。

【尽管尚未达成协议,但外界猜测其有望在 6 月底公布结果】

据说两家公司致力于共享架构的开发,如果这个平台足够灵活,那汽车制造商可以让集团旗下的各个品牌都受益于此。毕竟电池组、电动机等部件的共享,可以极大地简化流程、节省时间和研发成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内饰巨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内饰巨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