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纯自主品牌汽车有多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纯自主品牌汽车有多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一汽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奇瑞控股、东风控股、众泰汽车、东南汽车,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有些汽车企业期下还有多个全资或控股的子品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国产汽车自主品牌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以下几个:
首先,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其次,吉利汽车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其产品线涵盖了多个品牌,包括沃尔沃、领克等。另外,长城汽车集团以生产SUV和皮卡车而闻名,其品牌包括长城、哈弗和WEY等。此外,奇瑞汽车集团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以生产经济型轿车和SUV而闻名。
这些品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近年来,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国产汽车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提升。在未来,相信这些品牌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约80万俩。
我国整车出口仍以自主品牌为主,企业出口增长情况差异较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0年1~11月,出口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分别是: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东风、北汽、大庆沃尔沃、江淮和重汽。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安、奇瑞和吉利出口量增长较快,上汽和长城增速略低,大庆沃尔沃略有下降,其他4家企业降幅明显。1~11月,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出口76.4万辆,占整车出口总量近90%,呈现向头部企业集中趋势。
先解释平台的定义,一个整车平台包括三个部分,下车身系统(包括底盘四大系统、下车身结构、动力总成、电气系统、内饰骨架)、硬点及CAE模型和属性。跟平台相对应的就是上车身其包含整车内饰和整车外饰。简单说,同一个平台套上不同的上车身就是不同的车型,比如途观和速腾、翼虎和福克斯。
平台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共享率,降低成本。核心共享内容包括平台研发共享、零部件制造共享等。其特点是前期耗资大耗时长,但一旦开发成功,后期受益无穷。现在的大众MQB就是很好的例子!
平台设计的难点:兼容性。目前一个平台不仅要兼容不同的车身,比如SUV,轿车,而且还要兼容不同级别的车,比如A/B级车。一辆车主要结构=平台+上车身。平台开发模式是先根据产品规划设计研发兼容性极高的平台(底盘),然后基于这个平台分别开发不同车身,同一个平台外加不同的车身就是不同的车型。
过去的开发模式是一个平台只负责兼容一个级别的若干车型,比如A级车一个平台,B级车另一个平台。但目前平台开发难度更高,原因:1.需要兼容不同级别的车,2.需要兼容不同类型的车。
平台开发的优点解释了很多,但是平台开发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隐患),一旦某一个车型的平台件有问题,这个很可能就意味着同平台的车均有这个问题,如果要召回就要召回一大片!另外,平台开发的车很多属性比较类似,差异化不会特别大,这样对有特定属性追求的消费者不利!
合资企业,目前比较量产的著名平台有,大众MQB/MLB,PSA的EMP2等。
自主品牌里面,目前做的最出色的就奇瑞T1X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有车型量产,如虎7、虎5X及虎8。当然,这个平台是没法跟大众PSA相比(大众>80年,PSA>100年)。 其他自主大部分还停留在逆向底盘阶段,其中包括某些所谓的伪豪华品牌(自主私企才没有耐心搞技术,也不愿意砸重金搞技术,速成套娃赚钱+抢占市场才是首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纯自主品牌汽车有多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纯自主品牌汽车有多少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8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