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品牌 > 正文

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对比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排行?
  2. 十大电动汽车空调排行榜?
  3. 4万到6万电动汽车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为何只有几个汽车品牌生产?

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排行?

1.特斯拉:收入2459.3亿,净利润384.3亿

2.比亚迪:收入1506.1亿,净利润36亿

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理想:收入183亿,净利润-6.3亿

4.小鹏:收入148.9亿,净利润-44亿

5.赛力斯:收入124.2亿,净利润-17.3亿

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十大电动汽车空调排行榜?

1.电装(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3.天津三电汽车空调

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对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比泽尔制冷技术

5.上海加冷松芝空调

6.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

7.埃斯创汽车空调系统

8.江西新电汽车空调系统

9.南京协众汽车空调

10.***投资

4万到6万电动汽车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为何只有几个汽车品牌生产

4万到6万元电动汽车一伙中国有巨大市场,为何生产者寥寥?首先告诉你短途出行的可选交通工具多,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尤其是老年代步小汽车,价钱低,配置高,不买保险,这对中端电动汽车形成了比较优势。

4万到6万元电动汽车配置丐版,你买了年轻人觉得那就是一老头乐,跑不快,跑不远,你拿4万到6万买个燃油车那算大件,没有里程焦虑,相对也更有面子。这些就是想买的嫌贵,觉得买了性价比低。

现价段4万到6万元电动汽车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就是这个价的电动汽车生产者不多的原因吧!

问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看到五菱EV的成功,但却没看到其成功背后的真正原因。

一、规范低速电动车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规范低速电动车,为4万元左右的纯电动汽车带来巨大的市场替代机遇,毕竟低速电动车之前年销量几百万辆,确实市场空间巨大。

二、真正技术顶尖的车企暂时不会主攻此类产品

中国的电动车技术最顶尖的是比亚迪,虽然也推出F0之类的电动,不过只是利用之前的车型随便玩玩,因为4万左右电动车有一个问题,会拉低车企品牌层次。比亚迪花了10年时间,才把单车均价从4万元拉到20万元,如果回头重点发展低价电动汽车,是对企业品牌的巨大伤害。

此外,现在市场上的此类电动汽车根本不赚钱,都是为了积分,一辆小电动3分,按今年的价格大约1万元,五菱EV其实是在亏本卖车,但是只要亏损额在1万元之内,都是合算的,可以冲抵通用的负积分。但是比亚迪有大量正积分,完全没有必要亏本去做低价电动车,没有任何意义。

三、五菱、长安奇瑞是主力军

目前市面上4万元左右的电动车主要有上述三个品牌。五菱、长安本来就是低价车企,单车均价只有4-5万元,做3-5万元的低价电动车理所当然,不会对企业品牌造成伤害,而且他们营销渠道广,积分急缺,做低价电动车理所当然。

比较奇怪的是奇瑞和吉利,奇瑞可能是因为积分问题,只能做低价电动车,但吉利不做让人疑惑。吉利2019年单车均价7万元,本来就是个低端车企,电动车发展又无法破局,按理说应该积极做低价电动车才对,却一直没做。也许,吉利还是又一颗向上的心,因为低端,吉利其实日子不好过,近期一直在努力做领克,连吉利品牌都有随波逐流之意。但是,积分始终是压在吉利头上的一座大山,确实很难抉择。

电动汽车需要的技术更加高端,很多技术都是有专利的。因为近几年汽车产能旺盛,导致汽车价格下降比较大,传统燃油汽车厂家利润减少,虽然生产电动汽车是一个新的机遇,但是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首先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局限性续航里程毕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家庭第一辆车还是考虑燃油车。其次电动汽车本投入成本较高,如果生产电动汽车需要重新购买专利,重新组建生产车间设备,重新组建研发团队,这样周期和耗资比较大,导致部分厂商望而却步不敢去尝试。其次国家政策虽然不断提倡新能源汽车,但是力度还是不足以抵消其背后的风险。所以只有比较大型车企才有能力去研发和生产,再就是专门做电动汽车的比如特斯拉,理想等新型车企,他们更专一只做电动汽车,有比较专一的研发团队,好的基础在电动汽车领取更具有优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各品牌电动汽车用车成本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