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资汽车内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合资汽车内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问: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类似的问题还有合资车的性能、配置、质量表现为何越来越不理想,反而是曾经水平略差的国产汽车实现了反超;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简而言之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合资模式的弊端,其二是合资车的“思维模式”落后了。
对于喜欢外国品牌(包括西方文化)的汽车用户而言,似乎提到合资汽车联想到的首先是外国品牌,对于其合作造车模式是完全不理解的;合资车就等于“洋车”,这是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然而合资模式是有很大弊端的,比如某品牌为两家企业合营,股比为50:50,那么这两家车企就都要保证有合理的单车利润,否则也就不赚钱了。
汽车的制造成本大致为40%-50%的“硬成本”投入,40%左右的税费,10%左右的利润;合资汽车还可以加入品牌溢价,这是个非常不合理的利润点但在特殊的阶段中必然会出现。不过重点在于合资车的利润率要翻倍,税费成本不能变,那么早期的品牌溢价就是“利润加成”了。然而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合资车也不得不放低姿态,随即而来的就是价格战,很多合资车的价格已经拉低与国产汽车相同,在中高端阵营中有相当一部分合资车的价格更低。
低价格等于压缩或直接去掉了品牌溢价这个利润点,剩下的是常规的10%的利润空间,这无法满足合资企业;最终只能压缩“硬成本”来提高利润率,车辆的品质当然会比较差。
“硬成本”有很多类目
包括:
等等。
20万左右,隔音好内饰靓,个人推荐几台,排名不分先后。
别克君越28T 无论内饰豪华感,隔音优秀程度,悬挂舒适性,无疑君越都是b级车标杆。整车大气,线条流畅,2.0t发动机配合9at变速箱,驾控感受比老款有很大提升,顿挫感明显减弱,动力响应也敏捷不少,加上优异的整车减重,虽然底盘厚重感不如老款,但换来更迅速的驾控响应,更理想的油耗水平,个人觉得还是值得的,动力总成比1.5t加双离合的版本要稳定得多,除了价位稍高,值得推荐。
雪铁龙c5 or c6 雪铁龙的车,在国内算小众,除了曾经的爱丽舍大卖过,其他基本都沦为边缘车型了,但这并不能掩盖雪铁龙中级车型优异的底盘质素,做工用料都非常不错的内饰,扎实的行驶品质。底盘软硬适中,韧性十足,隔音也属中上水平,产品力是一点不比同级别日美系车型要差的。缺点嘛,高低配配置差异比较大,保有量少,配件选择余地不大,基本维修保养只能4s,保值率也比较一般。同门的标致508也基本如此。
大众迈腾or帕萨特 大众系,虽然很多人喷减配不厚道,但无论行驶品质,动力总成效率和驾控感受,内饰做工,都还是不错的,2.0t加湿式双离合的动力组合,动力感受非常不错,稳定性耐用度也比干式双离合要好,加上不错的行驶品质和隔音水平,宽敞的空间,过硬的品牌认可度,还是值得推荐的。同门的速派性价比很高,不过品控略差于大众。
暂时就先推荐这些吧,希望对你的选择有所帮助。
当然是为了节约成本了,也就是为了省钱呀,这里不说真皮的座椅好还是织布的座椅好,但是就成本而言,织布的座椅要便宜的多,对于汽车来说,它是大件消费品,即便是再便宜,定位再低的汽车,它也是几万块的大件产品,而对于合资低配车来说,它的销量还是比较大的,给节约当然要节约了,不要说座椅这种相对比较大的件了,它的皮与布的差异也是有几十块或是上百块了,而对于一些小配件,只有几块钱的,汽车设计者也是会看到眼里的,因为对于月销上万台的汽车来说,这几十块的东西,成本下来就是几十万,一个就是几百万的成本节约哟。
所以对于汽车来说,减配是汽车价格下降的一个大动力源,也就在这里,所以减配,使用织布座椅,使用冲压件代替成型件,这都是一大节约。比如飞度,哈弗H6,卡罗拉这样的月销量都是二三万台或更高,一台车一年节约一个灯炮节,就不得了的。
所以我们看到了汽车隔音材料的减配,汽车防撞梁的减配,导航的减配,铰链的减配,气囊的减配等等。成本决定了它的材料,价格决定了它的造车配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合资汽车从以前的几十万降到现在的几万块,只要减更多才可以呀,利润就是这样来的,所以选择汽车,还是考虑国产汽车吧,目前来说还是比较良心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资汽车内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资汽车内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23xqt.com/post/87417.html